星期一, 12月 18, 2006

小時候的樹林、竹林.

聽見風吹樹葉的沙沙聲了嗎?













有甲蟲、大蜻蜓、蜥蜴,

你看不見我,看不見我,看不見..看不見.看不見.看不見.看不見...Tower, Dragon to Tower:Ready to take off, I repeat, ready to take off!還有...




還有...平常動作不快,但是展翅起飛時,速度蠻快的。




還有...筍姑。
這就是筍姑,個性很溫馴。

我們會用縫衣服的細線綁著筍姑的後腳,然後拿著竹子帶著牠們出去蹓,筍姑總是會在飛累了的時候回到竹子上休息。(現在回想,是有點不人道...)

現在已經不多見了!




記得就在我的童年裡,牽著筍姑飛的畫面,總是帶著夏天的感覺,還有暖暖的陽光沙沙響的竹林間,搖搖晃晃地照在快樂的童顏上。

星期一, 9月 25, 2006

印象裡的三合院.

嗯,今天玩什麼?
只要不吵到大姑婆睡午覺,玩什麼都可以。
三合院就不一樣了,它不像一般的曬穀場是多面開放的,而且經常是在我們可以玩之前,

趕快,趁天氣好大太陽








阿嬤早就把一些臘肉、香腸、粽子葉、菜圃、蘿菠絲和膽肝擺的到處都是,

等一下,我去找粉筆還是磚塊,醬子就可以玩闖關或是躲避球了。

而且出入的長輩又多,鄰居也常來走動,有時根本多到認不出來是鄰居是親戚,聽他們喊著長輩們的小名,卻只能一陣呆望和傻笑,根本不知道該怎麼稱呼或答話。


所以,大部分的時間我們都到其他地方去玩。
晚一點來玩別的!(聽屋主 魏先生說才知道,這老房子已經百歲以上。所以呢,這房子已經呵護家人好幾代了! 非常感謝 魏先生,誠懇接受我在輕鬆假日裡的意外來訪,並允許拍下這珍貴的老房子。)

ps. 來,一起關心一下"老嬸婆ㄟ土角厝"!(請直接點左方劃底線的字樣,瞭解詳情;或可以在瀏覽器中,搜尋"土角厝"的新聞即可。)

星期日, 9月 24, 2006

溼稻田的玩法

乾的或是溼的稻田都有很多種玩法,這裡我們聊聊溼的玩法。

1. 你給我賠:
ㄟˋ你看你看,有稻田ㄟ!大家會在田埂旁,找到適合自己的軟土,不可以太溼軟因為不容易裂開,這樣會很快就輸;也不可以太乾硬因為會裂很大塊,這樣會不公平。規則就是輪流把軟泥土用力摔到水泥或柏油地面上,摔出的裂縫就要對手去補平,然後輪流進行。每當我們用力摔,都會順口喊說:『你給我賠』,所以這就是遊戲的名字。一直到把對手的泥土用完,你就贏了。


2. 田埂上玩紅綠燈:
就在掉進田裡的前兩秒...比陸地上玩更刺激,因為可以把人追到掉到田裡去(這是當鬼的最大樂趣),而且很多地方都有泥坑陷阱(遠望同伴在叢草間追逐、踩空仆倒,忽然消失一下又急忙站起來,也是種另類樂趣。因為就在他們起身後,身上臉上會多了很多泥巴,回家準挨媽媽罵,然後連著被糗好幾天)。千萬別以為和當鬼的保持對角就沒事,因為每個人的平衡感和速度都不同,一旦一個人被盯上是很難逃掉的。而且要記得只能停在田裡,不可以跑到巷子裡還是馬路上,其他規則就和平常的紅綠燈一樣

3. 釣田雞:
先說好ㄛ,看見農夫時通知一下。小田雞很靈活會到處跳,所以很難抓,就算抓到也不過癮。大田雞很聰明,還沒靠近牠就躲起來或是跳走,所以大家就更有興趣。不跟大田雞拼速度,我們會帶著縫衣服的線,最好不是白色,然後綁著一個小紙糰,在找到大田雞躲的地方(可能是泥洞裡、小橋下,或是草叢邊)時,只要把小紙糰在那附近抖動、擺動著,就會引起大田雞的興趣,一口把它吞下。然後我們就只要快快把田雞提起來,到旁邊的空水桶裡用力抖一下,牠就會掉下來,就這麼簡單。有一次一個緊張的玩伴,為了釣一隻田雞等了很久,釣到時猛收線把田雞甩到後面的住家裡去。

噓,不要嚇跑牠!就在田雞鬆口那一刻,我看著張開四肢凌空飛躍的田雞,目送牠直到圍牆擋住視線為止,衷心希望牠飛行愉快。對了,抓了一桶的田雞,我們都會在晚飯前...

把牠們放回田裡去

田邊的房子和曬穀場.

ㄟˋ,不要被農夫看到...

走,準備烤蕃薯囉!收割後的乾稻田還有很多功用,除了農夫需要的以外,我們小朋友知道的就有:爌窯烤蕃薯、放沖天炮、用整把稻草根打泥巴戰、做泥球或泥餅摔著玩"你給我賠",還可以搭稻草屋,不過需要先收集一些竹子當支架就是。

現在太陽這麼大,等下再玩喇~
曬穀場上可以玩的也很多,例如稻草人、丟硬幣、打陀螺、跳橡皮筋、闖關和123木頭人,阿嬤沒曬菜圃的時候就可以打棒球,或是躲避球。

星期四, 6月 29, 2006

(轉載) 內心不明的疑惑.

我的小四很胖,同學說我不行,
但是操場上面的造勢,在我即將
抵達六十公尺終點的時候,
感覺雙腳是自己在走’的。
後來的感受是一點也不輕鬆,
除了被叫去收彩帶之外,
............就是內心不明的疑惑? 』


以上是匿名者提供的原文,我只加了引號,這短回應讓我想起另類的童年場景。

我的童年中,總是有參雜一些些不明疑惑,例如...為什麼老師今天對我特別兇? 為什麼阿嬤一定要我睡午覺,不然就要告訴爸媽我不乖? 為什麼導師只在乎要考高分? 為什麼將難題忍住不問就會被當成懂事的好學生? 為什麼大人都不會哭? 為什麼課堂上用粉筆狠敲同學頭的中年油禿頭老師,在隔天朝會司令台上接受模範老師表揚? 啊,啊為什麼要保密防諜? ...

有些的答案已經取得,但是也仍有些許不解的,都還跟著自己一起成長。不過,現在自己倒是充滿著勇氣和期待,希望能夠回答下一代一大堆的為什麼,我想可能是因為體會到,成長過程中能有人可以問或說分享的感覺,很踏實吧。



ps. 相同短篇也收錄在 他山之石

星期五, 6月 16, 2006

黃昏的小巷裡,幸福的香皂味洋溢著 ~ ~

ㄟˋ,你媽在叫你ㄌㄟ!每當黃昏涼風吹起,小巷裡會傳來一陣陣炒菜的清香,幾乎是走過人家的廚房窗口,就聞得到一桌好菜。在防火巷裡更是,有時還會被炒辣椒的嗆味,給趕了出來。就在品遍當晚菜色,正開始習慣所有氣味,這時候卻遇上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味道,那是種幸福的、暖暖的肥皂香,此刻連空氣都是溫的。這是因為通常,巷子裡小朋友都會在洗澡後吃完飯,然後再出來一趟把放學後和大家玩的遊戲作個結尾,或是再出來比一比誰今天遇到最好玩的事,大家都帶著自家的幸福味道一起輕鬆地說笑,這可算是童年記憶中的黃金時段。

就在一旁,有幾位穿汗衫背心或打赤膊的鄰居北杯,在家門口邊閒槓邊撥趕著蚊子,有的還會順手撫著啤酒肚,偶爾拍打肚皮啪啪作響。閒聊時穿著上述甲等休閒服裝以外,北杯們總是默契十足,必定一起穿著從浴室來的橡膠鞋,好像沒這麼穿就聊不起來似的。有點像上班族,不那樣穿著襯衫打上領帶,就沒法做事或簡報一樣。

不久天色轉暗,傍晚的風參著金鳥蚊香的味道,和廟裡燒的香味大不同,因為這味道帶來的是提醒:『寫功課的時候到了,掰掰~』。就在這時候有的小朋友,會被大嗓門的媽媽勒令叫回家去。好奇怪!童年小巷裡的媽媽們好像都會這樣子叫孩子回家,而且不管在大家面前多神勇的人,聽到這都會有反射動作,直覺地縮著脖子拔腿就跑,大家見狀好像也有同感,像躲雷擊一樣一哄而散。我們也發現,有的歐吉桑也是這樣被叫回家的,只是他們口中總會念念有詞。

星期六, 6月 10, 2006

我們有民歌


聽見歸人沙城,有種淒涼的壯闊。

聽見龍的傳人,有種被歌頌的感受。





聽見浮雲遊子,準備快樂出遊的溫熱感。

聽見俠客,頓時風沙撲甲冑,手握長劍一身是膽。





聽見易水寒,隻身立足天地間,形影孤單但滿腔熱血。

聽見唐山子民,客居他鄉的思念情懷,悄悄湧現,直到波濤洶湧。


星期四, 5月 18, 2006

阿嬤的午睡時間 = 慢慢逛矸仔店的挖寶時光.

阿嬤的午睡時間,經常是我們一起偷摸出來,慢慢逛矸仔店的大好時光。時候一到根本不需什麼暗號,每個鬼靈精的玩伴,就在"阿妹搭嬤"的罐子前面集合。(阿妹搭嬤:圓圓的,比彈珠大一點,有時會有很多彩色條紋,而且上面沾著滿滿的大粒白糖)

有點像電影裡的蛙人,在潛入敵營前做最後一次確認...

『阿義,你這次穿的褲子有口袋嗎?』 (上次把糖溶在手和褲管上的就是他,害大家被捕...)

『小良你確定你阿罵睡了? 』(她罵人聲音是巷子裡最大,只要一開罵,巷頭巷尾都一起受訓...)

『啊神父勒,神父今天幾點會走過來?』(巷尾教堂的神父平常和我們就已結下樑子,因為我們從沒讓他後院裡的芭樂真正熟過...)

『啊~ 慘了,慘了...我把零錢放在書包裡,我書包...被阿公拿來當午覺的枕頭...』(低聲哀嚎,張口結舌呆望著),阿義小小聲說:『沒關係喇,我這邊還夠喇』,『嗯,我也是』,『對喇,我也有喇,快開始喇~!』(哇哈,有種恩重如山+義薄雲天的感覺)。

挖寶囉! 挖寶囉! 『阿義等一下,你弟怎麼還沒來~ 該不會被阿嬤抓到了?』

星期五, 4月 21, 2006

黃昏..微風..燈火..聊天+微笑聲..

晚風吹得正涼爽~總是偶爾會憶起一個兒時場景,我記得那時是初夏的黃昏,剛吃完飯不久,幾個大人帶我們這些小孩到有樹和草皮的地方,週遭一點也不會嘈雜但是也沒荒涼的感覺,更沒有像現在的中秋賞月那樣,擁擠地像草地廟會。我們啥也不急著做,小孩發呆的發呆、大人閒聊的閒聊,偶爾抱怨一下有蚊子,但是大家不會因為那樣就離開,或是停止聊天和逗笑。

幾乎每次,我們都會待到星空出來,才回家去。

星期一, 12月 26, 2005

挖土機.

「夭壽ㄛ,那ㄟˇ安ㄋㄟ?」
一直以為是因為自己長不大,所以在看到壓路機和挖土機時,心中興奮之情油然而生。直到今天在河堤運動時才發覺,大家其實都仍然保有孩提時的好奇心,看見這些大型機具時,都會不約而同地靠過來,興奮地想看他們準備做什麼。

「ㄟˊ,他們在幹嘛?」

這種肢體語言很有趣,而且我發現它不分年齡層

星期六, 12月 24, 2005

值日生中午去抬便當.

就是在早自習要開始的時候,值日生要先到大蒸籠間把大蒸籠盒取來,讓大家隨意地把便當擺進去;然後就可以順手挑一個同學,一起把大盒子抬去校園另一頭的蒸籠間架子上去。同學們在輪到第二次的時候,發覺這其實是一種能夠擁有個人特權和時間的好差事,因為除了可以在大家自習時出來寧靜地走走,還有,同學也會為了想參一腳而對你頻頻示好,輪到時真是有說不出的喜悅。

不過,也有同學濫用特權的,就是在把大盒子搬回教室之前,他們先將別人的「嘿嘿嘿~」飯盒都"巡視"了一遍,於是,就開始有人在午餐時,抱怨說掉了雞腿、掉了滷蛋或荷包蛋,或神奇地少了一大口白飯的...。他們除了堅稱自己的清白,直說自己也不知道這事怎會發生;更頑皮的是,他們不時還會以此要脅一些功課好的同學,要幫他們考高分,否則他們的便當將會遭到不測,嘿嘿嘿~

星期五, 12月 23, 2005

看見河流和池塘就想到...

涼快~流水聲~
我醬就夠了!







現在我只有家裡這口池塘...

住著二三十隻日光燈

古時候,看電影.

兒時記憶總是這樣,看過的海報比電影多很多
經常是,在海報前和同學一起猜劇情








...噓...不要吵,自己找位子坐我記得以前還有戲院,會播放日本摔跤給大家看,至少在門口的海報是醬子講的

星期三, 12月 21, 2005

好想你啊,狗朋友

來福,來!

毛髮再短一點,就是我們以前的"來福",巷子裡其他小朋友都害怕的狗朋友

星期二, 12月 20, 2005

騎樓水溝裡的紙船隊.

也沒在爭什麼,就是跟著自己的船往下游跑的樂趣很迷人就是了。





只要有下雨,我們就會編理由說要去騎樓屋簷下"看雨",其實每個小孩走出來時,除了帶著偷笑的臉之外,手裡都會掐著一小疊的舊報紙...嘿嘿嘿~ 看誰摺得快囉!

反正很好玩就是了!




其實我們只是喜歡追逐著淺溝裡的小船,在騎樓下從巷頭跑到巷尾,一路幫自己和同一國的朋友加油,最後到目送小船隊往大圳奔去為止。

去舊房子、去工地探險



慢慢靠過去,總是有人會輕聲問:「ㄟˋ,這裡以前是做什麼的?」,然後一伙人就會瞪大眼睛盯著那窗戶看...



知道嗎,當小孩也是有原則的,其中之ㄧ就是有牆就要爬



原則二,有挖土機就要過去看

總是覺得空屋的窗戶、工地裡的沙有著神奇的魔力,而且最棒的是,在那裡玩完了不必收拾。怪不得屋主、警衛或者是工頭都討厭小孩,只要看到我們,大老遠就叫嚷我們別靠近...